“千億大單”的背后隱藏著什么?| 第十九屆中博會閉幕
發布時間:
2024-11-19 18:03
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中小企業一直是最具活力和創新精神的力量之一。而剛剛落下帷幕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以下簡稱 “中博會”),無疑是中小企業的一場盛會,它以超 12 萬人次的參觀量和近千億的意向成交額,展現了中小企業的強大魅力和無限潛力。
2024 年 11 月 15 日至 18 日,第十九屆中博會在廣州大舉行。
這場為期 4 天的盛會,吸引了來自全球 6 大洲 37 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近 2000 家企業參展,其中包括中國、馬來西亞、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加拿大、韓國、伊朗、泰國等,歐美發達地區參展商占國際展區比重達 22%,總展位數超 2800 個。
展區設置豐富多樣,涵蓋國際展區、港澳臺展區、省區市專精特新展區等主題展區,還有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生態光電、智能穿戴與現代鐘表等專業展區。

圖為:智能生態光電展榮裕智能展位
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小企業紛紛亮出自己的 “看家本領”,展示其在各個領域的強大實力和創新成果。
據統計,展會期間,超過萬名采購商到會采購,線下進場參觀、洽談和采購超12萬人次,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近1000億元。
那么,中博會成就中小企業“千億大單”背后有哪些亮點呢?
高質量發展特色:專精特新領航,數字化轉型助力
本次中博會的一大亮點是參展企業的高質量。
省區市專精特新展區和專業展組織了全國30個省區市、5個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478家企業參展。
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66 家,專精特新 “小巨人” 企業 450 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907 家集體亮相。
這些中小企業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產品和服務,充分展現了我國中小企業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方面的卓越成就。
它們不再是經濟浪潮中的小帆板,而是成為了擁有強大動力的巨輪。
開幕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圖片來源于:中小企業運行監測平臺
2023年日均新設企業2.7萬戶,中小企業總數超過了5700萬戶。
截至目前,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14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形成了3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題展則展示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小快輕準”產品和成功案例,為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
如我國工業互聯網知名企業——樹根互聯在本屆中博會上展出的“邊緣中控交互體驗系統”可依托根云——產線控制系統來完成上料、鉆孔、識別、分揀等生產工序的自動化控制,可幫助中小企業節約柔性產線約60%的建設成本。

圖片來源于:樹根互聯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中博會發布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該行動方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國家數據局印發,明確到2027年中小企業上云率將超過40%,初步構建起供需適配、保障有力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生態。
這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目標,意味著中小企業將全面擁抱數字化時代,我國制造業數字化有望出現 “井噴” 式發展。
高水平開放合作:攜手共進,互利共贏
中博會不僅是國內中小企業的盛會,更是國際經貿合作的橋梁。
本屆中博會由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擔任主賓方,35 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參展,參展國家覆蓋全球 6 大洲。各國中小企業在這里交流互鑒、尋求合作。
來自埃及、哥倫比亞、波蘭、斐濟、南非、尼泊爾、沙特阿拉伯、斯里蘭卡、泰國、越南等60多個國家(地區)的政府官員、駐華使節、國際組織負責人和企業嘉賓齊聚一堂,圍繞中小企業熱點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促進了各國中小企業之間的互信交流、經驗分享和經貿合作。
我國已累計建立20多個中小企業領域雙多邊對外合作機制,設立了15個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
同時通過舉辦境外商務推介及對接、中國 - 東盟中小企業產業鏈商務對接會等活動,助力中小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開展全方位國際合作。
此外還聚焦企業出海模式探索,舉辦了一系列多邊交流活動,探討出海新機遇。
不少展商帶來了助企出海新方案,如廣東智慧音視頻科技有限公司的多功能直播智慧機,以及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 Temu 介紹的助力企業出海模式等。
強化創新引領:創新驅動,引領未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廣東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再次展現了其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
廣東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91家、創新型中小企業超過4萬家,獲批22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均居全國前列。
據出席開幕式的廣東省有關負責人介紹,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 50% 以上的 GDP,60% 以上的稅收,70% 以上的創新成果,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圖片來源于: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
參展企業聚焦科技創新引領,紛紛亮出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
例如榮裕智能帶來的燈泡產品全自動生產線整體解決方案(燈泡智能插線組裝一體機、老化測試機、智能裝盒機、袖口套膜機,后段可連接紙箱開箱機、封箱機、智能協作碼垛機器人等自動化包裝設備)。

榮裕智能照明事業負責人謝華杰先生在接受廣東新聞聯播的采訪時表示:“公司扎根于照明賽道自動化設備的開發和研究,目前已經實現從半自動到全自動以至無人化的跨越式升級,效率大大提升,曾經做1萬個燈可能需要20多個人,現在只需一個人就可完成,甚至是無人化了。”

還有廣州里工實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 “里掂人形機器人”、凱泰科(中國)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 “智慧監護床”、廣東木幾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展出的多功能貼片機等。
這些都充分表明廣東的中小企業正以蓬勃的創新姿態,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本屆中博會成果豐碩,共舉辦了超過60場配套活動,推動部分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2025年面向中小企業意向采購金額超過960億元,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達成合作意向金額近2億元等。
此外,境外商務推介及對接等活動達成合作意向金額5000萬元,各省區市招商推介會達成合作意向金額1.5億元,國際展區、港澳臺展區達成合作意向金額約6000萬元,省區市專精特新展區及專業展達成合作意向金額近15億元。
首次舉辦的30場“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發布活動,吸引了160家企業發布了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及特色產品,在抖音App等平臺總觀看量超1500萬人次,5場企業專訪活動每場直播總觀看量累計達200萬人次。
總之,第十九屆中博會為中小企業搭建了高質量發展、開放合作、創新引領的絕佳平臺。
第十九屆中博會雖已落幕,但它為中小企業創造的機遇和價值將持續發酵,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參考資料:
1.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意向成交金額近千億元!第十九屆中博會閉幕
2.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辦小事成大事 第十九屆中博會圓滿落幕